摘要:
目的 旨在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程。方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模式培养相关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明确了授课理论脱离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且缺乏思政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思考了培养模式弊端,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结论 分析多篇文献可以发现,当前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面临“医药+经管”融合效果欠佳,专业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经管-医药-法规”三位一体的药学类院校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辅助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理念,为具有医药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良好借鉴。
新文科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四新”之一,是指将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培养跨学科综合性人才。因此,培养跨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新文科”重大教育战略的强大支撑。
本文将以“懂管理、识医药、通法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在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方面办出特色,以期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程。
1 药学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医药企业内部运营思想老旧、缺少具备战略思维和长远视野的运营管理人员,这已成为医药公司发展壮大的瓶颈。要克服该瓶颈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中国传统的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一般都更侧重于一些专业知识,如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而对人文社会科学(如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的培养力度较小。单纯药学专业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视野狭窄,缺乏长远目光,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致力于研究企业的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方法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一般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和行为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医药行业培养既有扎实药学专业技能,又具备系统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其次,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下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更新的政策法规。任何企业都应随时对市场定位、策略做出准确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但是企业若想精准地识别市场需求、尽可能精确地预测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必须具备一批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系统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医改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颁布施行的《药品管理法》、“4+7”带量采购、药品注册管理等政策法规,以及纷繁的市场环境,均对制药企业提出了挑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工作已成为企业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要求下,国内外医药行业市场环境也迎来了重大变化,中国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都迎接了全新的挑战。所以,为增强医药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追求公司的长期发展,培育一大批具有先进系统管理知识、高专业技能、前瞻战略思维的复合型医疗领域高层管理人才,从而促进我国医疗领域的健康繁荣与发展,也就成了中国各地高等院校的一个迫切任务。
2 药学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
2.1 理论知识与和实践环节脱钩,且授课缺乏实效性
在理论层面,学生渴望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这将会正向地加速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进程;在实践方面,学生渴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拆解,进而与实际相结合,加快理论与实践的转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既往的医药类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般专注于理论教学层面,但在实践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缺乏。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时常缺乏对课程内容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把控,导致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不利于理论学习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融合。
2.2 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雷同,不利于培育复合型人才
虽然很多药学类院校起初设立工商管理专业时,强调要在针对药学领域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在实际教学和实践环节,并没有形成具有医药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培养目标与多数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雷同,导致学生不具有相应职业的竞争优势,不能够满足特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学生的思政情怀未得到充分培育
要想“育人”,“课程思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进行精准定位,如何与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紧密连接,如何加快与医药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有效衔接。
既往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长于基础知识传授,短于思想政治教育,且对于价值观塑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未能很好地形成合力进而发挥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建设落实不到位,教学成果缺乏质量保障体系支撑,难以全面满足具有医药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
3 药学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管理学与医药、法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培育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满足医药行业对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产品运营等岗位的专业型人才需求。
在药学特色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以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管理能力为重点,具体包括创新管理教育及创业管理教育。首先,创新管理教育针对毕业后直接就业或继续研究生教育的学生,通过提供系统的专业管理课程与特定的实验实训环节,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创业管理教育通过创业管理类课程与创业相关竞赛的有机结合,以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该校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辽宁省本科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管理能力。
3.2 构建“经管-医药-法规”三位一体的新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内容和方法支撑
高校可以采用“多方式、多学科、多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路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丰富教学模式。
基于学生需求,实施“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下效果检测”、“课后线上拓展提升”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线上和线下课程的融合。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式属于线下教学方式,在满足大多数本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辅助资料、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因素,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2)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地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基于资源需求,通过对管理、医药、法规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该校药学类特色相结合,分别针对药品流通各个环节,加强案例教学,培养综合应用型管理人才,满足医药类企业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结合医药企业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打造完备的课程体系,辅助以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坚持以培育医药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药学实践性,注重学生“医药+管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基于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对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参加合作医药企业相关实训,加强实验平台与实训基地的融合,从而为相关医药企业输送大量专业管理人才,取得企业及同行的高度认可。同时,高校应及时联系相关医药企业,双方开展对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以便于加强高校与医药行业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实践机会。实习过程中,高校应与医药行业用人单位商榷,指定优秀的带教老师,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实习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此外,高校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参观医药企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医药行业,进一步明确相关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医药行业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3.3 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理念,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明确目标和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在保障思政理论课质量和效果的同时,深入挖掘、剖析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课堂、实践、考核及日常管理中全面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同时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研究、经验交流、量化考核等,对教师教学成果进行反思评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充分落实,自觉践行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药学类高校应在“新文科”大背景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正面临理论与实践脱钩、培养模式单一以及思政教育匮乏的培养现状,进而深思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经管-医药-法规”三位一体的药学类院校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的改进措施,在后续的实践环节严格有效执行,发挥医药与经管的交融效果,为具有医药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良好借鉴。
参考文献
[1] PENG F J,ZHANG W L.The main connotation,the value of the times and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J].Educational Exploration(教育探索),2022(3):1-6.
[2] LIU L,LI X.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J].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2021,19(36):86-88.
[3] LI J R.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applied business management tal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卫生职业教育),2016,34(7):1-2.
[4] OU Z H,WEI L,MIN X H.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MBA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6):567-571.
[5] LIN W.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of Wenzhou Business School as an example[J].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5):15-17.
[6] LU Y.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J].Trade Show Economy(商展经济),2022(4):99-101.
[7] LI G P.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J].China Light Industry Education(中国轻工教育),2017(2):43-45,55.
[8] SONG Y F,LIU X.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thinking and reform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J].Higher Education Journal(高教学刊),2022,8(1):132-135.
[9] LUO F,HUANG L.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Business Economy(商业经济),2013(20):118-121.
[10] ZHUANG L,ZHU L,JI X Y.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J].Higher Education Journal(高教学刊),2021(9):32-35,39.
[11] JIANG H.Exploration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21(35):89-90.
[12] WANG X.Explor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New Applied Talent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Modern Marketing (Management Edition)(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3):4-5.
[13] LIU X Z,LIU J.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Education Information Forum(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1):120-122.
[14] TAO A X,HU L H,XU J,et al.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J].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orum(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6):239-240.
[15] XING X L.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cours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J].Modern Trade Industry(现代商贸工业),2022,43(6):146-148.
摘要:
随着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研究发现,该模式注重跨学科融合,强调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提供行业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此外,该模式还突出了创新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后,本文对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
1. 引言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药领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变革。传统的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医药领域与工商管理的结合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
3. 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
3.2 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环节设计
3.3 行业导师指导与企业合作
4. 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估
4.1 学生能力提升评估
4.2 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5. 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5.1 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
5.2 实践环节与企业对接不紧密
6. 结论
通过对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提高该模式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新文科医药特色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校教育研究, 20XX, (X): XX-XX.
[2] 王五, 赵六. 医药领域与工商管理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当代教育科技, 20XX, (X): XX-XX.